深化机制创新 加快管理升级全力推进我省公路事业再上新台阶
——在2016年全省公路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2月4日)
沈 瑞 峰
同志们:
这次全省公路管理工作会议是省厅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二五”公路工作,部署“十三五”和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十二五”工作成绩
“十二五”是我省公路事业持续发展、成效显著的五年,也是我省公路投资规模效益最好的时期。全省公路行业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厅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公路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全省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充分发挥省地共建和行业管理的优势,合力推进工程实施,完成投资89亿元,建成嫩丹(一期)、汪延、伊开(一期)等3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9公里,占全省新增通车里程的13.9%。
——围绕“长吉图一体化”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统筹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珲阿线等重要经济、旅游路线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38.4亿元,新改建干线公路1594公里,建成1185公里,国省干线二级以上公路比重达到75.2%,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51.9公里,干线公路网覆盖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和90%以上乡镇,连接了所有口岸、重点景区和重要产业园区。
——重点推进县级公路升级改造和建制村、自然屯连通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42.8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9万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到99.9%,自然屯通畅率达到65.1%,受益人口746万人,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良好基础。
——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养护工作,投入资金66.3亿元,实施公路养护改建大中修工程4835公里,新改建交通标志1.26万块,施划标线266万平米,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指路标志更加规范清晰,为公众出行提供了畅通高效的公路通行条件。
——公路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建立了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机制,投入资金14.8亿元,改造维修危桥910座,新改建防护栏34万延米,整治安全隐患166处,国省干线基本处于安全畅通状态。进一步完善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建成应急储备站点17个,组建了社会化应急保障队伍22支,组织开展应急演练13次,高效完成2013年抗洪抢险、丹阿线特大山体塌方等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保通任务。
——不断强化法治公路建设。《吉林省公路条例》《吉林省农村公路条例》相继颁布实施,初步形成我省公路地方性法规框架。加强依法治路工作,处理路政案件1859起,治理超限车辆6.8万台次,普通干线公路经检测的超限超载车辆比例下降到2.2%。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沥青路面再生成套技术等10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取得技术专利4项,编制公路沥青路面热再生等地方标准和技术指南8项,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重点推广路面再生、橡胶沥青混凝土等“四新”技术2170公里。
——行业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组织开展“文明交通,美好随行”、“最美公路人”等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省局荣获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先进集体、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对口支援黑水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全行业有6个单位受到交通运输部表彰,31个单位保持省级文明单位,15个集体获得省级以上“青年文明号”,涌现出张存佳等一大批先进个人,全行业干部职工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逐渐形成。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全行业紧紧围绕“深化两项改革、实施四项工程、强化四项工作”发展任务,创新管理,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两项改革”扎实推进
一是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会同省财政厅完成了公路管理机构事业经费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新的经费预算编制、下达及资金拨付机制。完成吉林省行政管理体制关键环节研究,为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完善公路发展政策,编制了“十三五”普通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政策,提出了新增国省道养护管理政策建议,科学指导公路管理工作。
二是管理运行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在嫩丹高速公路开展施工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活动,建立健全施工标准化管理和考核运行机制,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选择国道珲阿公路白城绕越线3个标段作为试点,探索普通干线公路招投标新机制,有效遏制围标串标行为。按照市场化方向,将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在吉林市开展了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养护和新路新机制试点工作,已初步取得试点工作成果。
(二)“四项工程”顺利实施
全年完成公路发展投资98.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6%。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66.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9%,是近年来完成建设任务最好的一年。公路养护完成投资31.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3%,资金投入和工程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一是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省政府首次将农村公路纳入民生实事,省人大等部门开展了多形式、多层面的调研活动,制定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活动,以此全面推动农村公路发展。同时,及时总结推广德惠市、镇赉县等市县农村公路发展典型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实施路网布局优化工程。为打通西部省际大通道,加快建设嫩丹高速公路(二、三期),完成投资18亿元,建成全部路基、桥梁工程。升级改造国省干线“断头路”和“瓶颈路”,完成投资26.5亿元,建成通车311公里。同时,完成10项干线公路建设项目逾期竣工验收工作。围绕贫困地区经济路线和城镇化需求,加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2亿元,新改建水泥(沥青)路2919公里,占年度计划的117%。
三是实施公路养护改善工程。为提升公路保通保畅能力,投入资金18.6亿元,实施养护改建大中修工程878公里,建成部省级两条示范路626公里,施划标线84.7万平米,新改建交通标志2910块,建成公路服务区、停车区12处,港湾式汽车停靠站52处,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优良路率达到88.7%和65.3%。
四是实施平安公路保障工程。组织开展了“平安交通”安全体系建设试点研究工作,制定了公路行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方案。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吉林省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我们组织对全省干线公路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检测排查,与交警总队联合开展了公路安全隐患排查,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对农村公路进行排查摸底,针对排查出的公路安全隐患,研究制定了五年治理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投入资金5.23亿元,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904公里,改造危桥86座,维修隧道31座,治理灾害隐患24处,及时处置集阿线山体塌方等公路突发事件650余次,有力保证了公路畅通。
(三)“四项工作”全面完成
一是圆满完成国检工作。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统一部署,在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统一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组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合力解决路况整体水平不高、抽检路段等级复杂等问题,促进了整体路况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国检组给予较高评价。
二是法治公路持续推进。历经两年的调研、论证、审议与修改,《吉林省农村公路条例》已经省人大通过,并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在我省首次从地方法规层面明确了农村公路的主体责任,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稳定的资金筹集渠道,将农村公路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完善了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制定了议事决策规则等制度办法14项,进一步提升决策管理水平。推广应用弯板低速精检系统、治超检测设备36套,处理路政案件301起,治理超限超载车辆9218台次。
三是开展发展规划研究。编制了“十三五”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规划及公路交通信息化、人才教育培训等专项规划,开展了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制定农村公路网规划调整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完成县乡公路网调整工作。
四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开展“三基三化”建设,长春合心等4个执法单位被确定为首批示范单位;开展了星级收费站创建活动,制定了活动方案及考评细则,并对收费站进行初评。建立推动工作落实机制,制定了公路管理机构绩效考核办法,细化分解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建立完善行政督查督办机制,加强定期考核和评价,有效推动工作落实,省政府和省厅确定的16项绩效考核重点工作目标全面完成,省局确定的37项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也基本完成。国道养护、公路养护统计及电子地图更新等工作获得交通运输部通报表扬,省局被交通运输部、沈阳军区、省政府授予“全国依法行政评议考核先进单位”“交通战备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同志们,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这些成绩是在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是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行业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公路管理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公路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公路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三五”公路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五个着力”为抓手,重点构建“一个网络”、完善“四个体系”,主动适应公路交通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先行引领和坚实保障作用。
(一)构建安全畅通、和谐舒适的公路运行网络,着力改善公路技术状况。一是提升普通干线公路网通行能力。新改建公路1935公里,重点打通出口路、升级低等路、改善旅游路、畅通边境路,国道、省道二级以上公路比重分别达到90%和63%。实施养护改建大中修7300公里,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达到80以上,危险桥隧、安全隐患得到全面治理。二是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突出抓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工程、老旧油路改造工程和硬化联网工程建设,建设规模11400公里,县乡公路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完成现有危桥改造,所有乡镇、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自然屯通硬化路率达到80%,农村公路路况水平逐年提高,基本适应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三是全力打赢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填平补齐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短板,到2018年,贫困地区(含15个贫困县)基本实现自然屯通硬化路,贫困地区所有乡镇和3545个自然屯全部通硬化路,危险桥梁和安全隐患全部消除,老旧油路基本得到改造。到2020年,贫困地区国省干线二级以上公路比重达到75%。
(二)完善便捷高效、丰富多元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建设路网运行管理体系。理顺路网管理体制,完善路网运行机制,建立路网运行管理平台,逐步实现路网管理决策科学化、路网监测智能化、应急处置高效化、出行服务优质化。二是建立应急处置快速反应体系。健全区域和省际路网运行协调联动机制,统筹道班、收费站、超限站、服务区等现有资源,合理配置应急物资和装备资源,提升应急处置效能和效率。三是建立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加强路网运行动态监测,全面推行“互联网+路网运行管理与服务”的全新模式,建立新一代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推进政府交通信息资源有序开放,满足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四是推进普通公路服务设施建设。利用公路沿线既有设施和两侧适宜路段,增设休息区、便民服务点、港湾式汽车停靠站、车辆应急救援点等服务设施167处,拓展多元化服务功能。
(三)完善科学规范、高效运转的养护管理体系,着力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推行公路全资产养护科学决策。构建公路全资产管理平台,整合现有公路基础数据,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大数据储备、分析与应用能力,加强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积极推广养护科学决策技术,干线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技术运用普及里程比重达到80%以上。二是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公路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完成普通公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12508公里安全隐患整治任务,改造维修危桥724座,干线公路危桥随发现随处置,现有农村公路危桥基本消除,整治干线公路灾害路段1058公里。同时,严格隐患、事故问责与追责,实行一票否决制,提高行业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加强公路设施保护力度。全面推进路政、养护、应急三位一体联合巡查机制,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加强收费公路养护监管,全面提高公路设施养护水平。推进执法规范化,加强行政执法“三基三化”建设,行政许可依法审批率达到100%,网上审批率达到100%,审批时限压缩20%以上。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有效投诉解决率和反馈率达到100%,社会评议满意度达到95%以上。健全治超长效机制,基本消除55吨以上违法超限运输车辆上路行驶,国省干线经检测的超限超载比例控制在2%以下。
(四)完善信息智能、创新高效的先进技术体系,着力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强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整合公路现有信息资源,建立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完善干线公路资产数据库,以全面覆盖的通信信息网络为基础,建立全过程协同管理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二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建立绿色公路发展机制,实施重大科技研发,加强行业创新能力建设,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在路网增量和公路养护过程中,研究推广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成套技术等符合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的绿色养护技术,路面旧料回收率(含回收和就地利用)达到95%以上,循环利用率达到60%以上。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定出台促进科技成果推广的相关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应用。紧密结合吉林公路发展实际,加快标准规范的更新完善,促进科技成果标准化,逐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公路养护发展的推动作用。
(五)完善机制创新、坚强有力的发展保障体系,着力促进行业软实力提升。一是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科学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明确建设和养护管理职责,明确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减少职能交叉,提高管理效能,增强行业发展活力。二是深化公路管理运行机制创新。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分类有序推动养护市场化改革,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公路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健全监督、检测、评价、考核体系。三是建立公路发展融资平台。探索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路投资与运营,全面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探索应用专项债券、政策性贷款、政府购买服务、股权置换等融资新模式。四是优化完善法规制度体系。着力解决公路管理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步建立健全结构完整、配套完善、严密有序、层次分明的法规制度体系。
三、2016年重点工作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部署,继续大力推进“四个交通”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加力推动机制创新日趋完善、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公路设施联网升级、公路服务优质高效、安全保障责任落实,负重前行,勇于作为,全力以赴推动工作落实,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加力深化机制创新。一是深化路网运行管理机制创新。经深入调研后,制定全省公路路网运行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建设省市县三级管理中心,明确职责,落实机构和人员,初步形成全省路网运行管理架构体系,逐步建立路网监测、应急处置、公共信息发布等一体化的路网运行管理机制;同时,选择长大隧道和特殊结构桥梁开展运行管理试点工作,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成果。二是深化经费预算管理机制创新。巩固全省公路管理机构事业经费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会同省财政厅建立经费运行管理新机制,实现平稳衔接、高效运转、监管到位;同时,建立专项经费激励机制,将专项经费预算安排与重点工作任务、绩效考核挂钩,真正发挥专项经费激励作用。三是深化行业监督管理机制创新。在国道绥沈线服先至金宝屯段、肇源至松原段推行招投标新机制。建立干线公路建设项目逾期竣工验收问责机制,逐个项目落实具体解决方案和时限,继续推进33项逾期竣工项目验收工作。建立完善信用体系,分级审核征集信息,严格信用考核评价,逐步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四是深化农村公路考评激励机制创新。制定农村公路绩效考评办法,定期对农村公路主体责任落实、资金筹措及实施效果等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力争将考评结果纳入省政府的绩效考核;同时,将考核结果与中央、省农村公路资金安排有机联动,通过“以奖代补”方式调整下一年度资金切块规模和浮动投资补贴标准。五是深化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创新。制定养护工程管理等制度办法18个,安全监管等业务标准3类,养护工程决策等管理流程13个,逐步对决策、执行、监督、考核等各环节落实标准规范。
(二)加力推进管理升级。一是推进计划管理升级。按照《吉林省交通运输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积极主动做好计划管理职责确定和协调落实工作,加强对计划项目前期要件、资金落实、征地拆迁等关键环节的审核把关,强化计划执行过程监督检查和项目后评估工作。二是推进资金管理升级。对省局管理的建设资金、养护资金、事业经费和筹融资等专项资金进行全方位监管,加强跟踪检查,督促问题整改,确保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同时,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指导各地做好筹融资工作,拓宽地方公路建设资金渠道。三是推进资产管理升级。对全省普通干线公路资产(含路产及涉路项目)进行普查,明晰产权关系,确定产权归属,及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建立统一规范的公路资产基础管理数据库。四是推进工程管理升级。探索干线公路建设和养护工程多元化管理模式,在中朝圈河至元汀界河公路大桥项目开展代建制试点,在省道长双线养护工程项目试行“省地共管”模式,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和考核运行机制,逐步推行干线公路工程标准化管理。加强养护工程项目验收管理,省局对一定规模的养护工程项目统一组织交(竣)工验收。五是推进审计监督升级。要更新审计监督理念,从单纯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升级;从单纯依靠自身审计向组织指导内审、委托中介和配合审计机构审计升级;从单纯资金审计向工程项目建设程序、资金管理、合同履约、招投标等方面的全覆盖审计升级;从单纯的监督审查向“以监督方式服务,以服务心态监督”升级,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三)加力实施五项工程。今年,全省公路发展计划投资108亿元,同比增加15.5亿元,增长16.5%。一是实施高速公路成网工程。落实省厅加快高速公路成网的安排,计划投资23.9亿元,建设规模135公里,重点推进嫩丹(二三期)和伊开(二期)高速公路建设。其中:嫩丹高速(二三期)计划投资17亿元,建成115.4公里,实现全线通车;伊开高速(二期)计划投资6.9亿元,建设规模19.6公里。二是实施干线公路提升工程。以实施“四路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国省干线提等升级,计划投资35亿元,建设项目23项725公里,其中续建14项445公里,新开工9项280公里,建成西炮台至长岭子等一级公路9公里、园池至和平营子等二级公路81公里。三是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围绕交通扶贫脱贫攻坚,突出抓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工程、老旧油路改造工程和硬化联网工程建设,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村屯通硬化路900公里,老旧油路改造140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696公里,改造危桥65座,新增4个建制村通硬化路。同时,进一步做好与省农发行、省财政厅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尽快落实贷款规模和中央剩余资金。待相关资金落实后,可增加计划投资8亿元,建设村屯通硬化路840公里,老旧油路改造510公里,新增3个建制村通硬化路。四是实施公路服务升级工程。继续加快完善公路服务设施和功能,推动公路服务优质高效升级,计划投资14.1亿元,实施公路养护改建大中修工程590公里,新改建指路标志152块、旅游标志240块,在集阿线等重点旅游公路建设停车区、港湾式汽车停靠站44处。推进公路网里程桩号传递和交通标志调整。五是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坚守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大力整治公路安全隐患,计划投资2.1亿元,实施干线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00公里,重点整治隐患路段和防撞等级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桥梁护栏。计划投资1.2亿元,改造干线公路危桥20座。计划投资3650万元,重点整治丹阿线、鹤大线等灾害隐患35处。
(四)加力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切实抓好交通脱贫工作。全省公路行业要将交通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厅的统一部署,进一步细化全省农村公路精准扶贫规划,将建设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个村屯、每条线路,形成交通脱贫攻坚的“项目库”和“路线图”。要推进“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全力推进交通脱贫工作。省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发展政策,全力做好目标任务分解、脱贫项目安排和补助资金筹措。各地要落实县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做好项目落地、资金筹措和进度安排,逐步建立农村公路发展长效机制。二是切实抓好公路法治工作。制定“三基三化”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组织开展执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严格履行执法职责,落实执法岗位责任制,主动执法作为,彻底改进治超执法现状。建立完善执法考核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开展执法专项检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装备建设,完善公路移动执法设备,提高科技执法能力。建立完善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开展春融期治超等专项行动,有效遏制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三是切实抓好公路安全工作。要落实省政府建设“五大责任”和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的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属地责任,制定责任清单,重点抓好安全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落实,保证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分级落实到位。加大安全隐患检查、排查频次,形成行之有效的常态化制度,要明确安全隐患整改期限、标准和责任,完善跟踪整改问效机制,确保安全隐患整改到位。扎实做好平安交通安全体系试点工作,初步构建全省公路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安全责任、预防控制、宣传教育、支撑保障等5个体系。同时,选择部分市县开展“平安公路”安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四是切实抓好信息化建设。建设覆盖省局、市处、县段及收费站、治超站、移动执法车辆的基础信息网络,建设省、市、县三级路网运行管理平台,开发应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系统、收费管理系统、超限治理与移动执法系统、协同办公系统,初步建立全省公路管理“一个基础、三个平台、四个系统”的基本架构。五是切实抓好队伍建设。要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坚持不懈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具体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问题,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要强化干部职工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和效能意识,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执行力建设,落实绩效考评激励机制,推动干部职工履职尽责,真抓实干,促进工作效能提升。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加强计划管理、招标投标、设计变更、资金拨付、行政执法等关键环节的廉政监督和风险防控,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问题发生。坚持开展以“文明交通、美好随行”为主题的文明创建活动,注重选树“星级收费站”和“最美公路人”等先进典型,抓好重大题材和重点工作宣传,提升行业文明水平。
同志们,2016年公路发展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省交通运输厅和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全面完成年度重点目标任务,为推动全省交通运输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传统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省公路管理局向全省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拜年,祝大家新春愉快,阖家幸福,身体安康,工作顺意!